内容检索:

资讯 > 国内文讯 > 正文


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颁奖
2014-11-14 09:29:00   来源:江苏文艺网   

 

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颁奖
第七届当代中国文艺论坛在苏州同期举办。赵实指出,批评精神是文艺评论的安身立命之本。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在颁奖典礼上讲话。

 

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颁奖典礼。

 

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组织工作奖颁奖典礼。 江苏文艺网记者 穆秭 摄

 

江苏文艺网讯  11月5日,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江苏省文联、苏州市文联承办,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苏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的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颁奖典礼暨第七届当代中国文艺论坛在苏州举办。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夏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和许先锋、陈先郡、陈建文、庞井君、章剑华、蔡丽新、成从武等中宣部、人社部、中国文联、江苏省、苏州市有关部门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文艺评论家、专家学者、本届文艺评论奖获奖作者代表和中国文联各团体会员单位代表、当代中国文艺论坛征文作者代表、各省级文艺评论家协会负责人200余人出席颁奖典礼。江苏省委副书记、苏州市委书记石泰峰等会见了赵实、夏潮、仲呈祥等前来出席颁奖典礼的领导和部分获奖代表。颁奖典礼和论坛由夏潮主持。

本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共收到630件参评作品,其中,中国文联48个团体会员报送的作品489件,社会自荐作品141件。最终评出了著作类特等奖3部、一等奖5部、二等奖12部;文章类特等奖3篇、一等奖21篇、二等奖39篇;15家单位获得组织工作奖。在本次评奖中,我省成绩优异,喜获丰收,共有6篇文章获奖,获奖总数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汪人元《戏曲音乐创作谈要——优秀戏曲唱腔的五个标准》、楚小庆《艺术学理论的核心作用是引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王宁《浮华背后的危殆:论当代昆剧的隐形消亡》等三篇获文章类一等奖;李蓓蕾《以大文化思维方式构建中国当代艺术学理论批评模式》、衡正安《书法(文字)在国家文化战略中的重要意义》、潘讯《关于“苏州评弹口述史(百年)”的构想》等三篇获文章类二等奖;江苏省文联获组织工作奖

赵实在颁奖典礼上讲话。她说,在全党和全国文艺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全面繁荣、全面发展的新形势下,举办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颁奖典礼暨第七届当代中国文艺论坛,是中国文联和文艺评论界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和实际行动,对于进一步推出优秀文艺评论成果,动员和引导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把握文艺评论导向,促进文艺评论繁荣,共同担当起新形势下文艺评论工作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赵实表示,自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在云南举办两年来,中国文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和中宣部的工作部署,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文艺评论工作,着力推动全国性的评论行业社团组织建设,大力实施文艺评论工程,积极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建设,团结凝聚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取得了新的成效。

赵实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评论工作,并提出了很多新的更高要求。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论述,要充分认识加强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极端重要性,准确把握文艺评论的正确导向和文艺作品的评价标准,始终坚守文艺评论的基本立场和美学追求,努力锤炼文艺评论的优秀品格。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轮子,只有文艺评论和文艺创作两轮驱动、双翼齐飞,文艺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坚持正确导向和科学标准,是做好文艺评论工作的根本要求和重要前提。只有把握正确评论导向,运用科学的评价标准,才能有力辨别文艺创作领域的是非曲直,有力推介优秀文艺作品,有力针砭文艺作品的弊病、有力批驳错误倾向和思潮。

赵实表示,批评精神是文艺评论的安身立命之本,如果丧失了这个根本,文艺评论的价值就荡然无存。文艺评论之于文艺创作,既是“诤友”,也是“伯乐”,既是“啄木鸟”,也是“报喜鸟”,既是“苦口良药”,也是“阳光雨露”。衷心希望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树立起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敢于直面问题、善于客观批评、勤于学习思辨的职业精神,倡导以理服人、与人为善的评论原则,倡导公道直言、实事求是的评论风气,说真话、讲道理、辨是非、敢担当,既坚持标准、坦诚相见,好处说好,不足处说不足,又杜绝无原则吹捧和恶意贬损,真正做到激浊扬清、褒优贬劣,不断提高文艺评论的公信力、战斗力、说服力,营造文艺评论的良好氛围。

赵实强调,文联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好文艺评论工作,繁荣文艺创作,团结凝聚大批优秀文艺人才,是文联的天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各级文艺评论家协会,要积极动员引导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坚持正确导向、繁荣文艺评论事业、团结评论人才作为重要任务,密切团结凝聚文艺单位、社科研究机构、高等院校、新闻媒体等各方面的文艺评论人才和力量,精心组织重点项目和重点作品的研究,及时分析当代中国文艺思潮的新变化,准确研判文艺发展新态势,注重加强阵地建设,巩固和扩大传统媒体阵地,积极主动树立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思维,充分利用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有效拓展文艺评论的传播空间。注重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建设,努力为文艺评论家服务,加大对青年文艺评论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办好各类文艺评论研修班,为评论家研讨交流、深入生活、培训研修、成果出版等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努力团结一支钟爱评论事业、德才兼备的评论人才队伍,推动文艺评论事业蓬勃发展。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章剑华,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丽新在颁奖典礼上分别致辞。

章剑华在致辞中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开宗明义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两个“最”字,深刻揭示了文艺所肩负的历史和社会责任。随着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文艺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少数作品消解理想信念和主流价值,片面追求娱乐化,文艺的“低俗、庸俗、媚俗”之风有所滋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价值取向,冲击了道德底线。出现这些现象,显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文艺批评的缺失、缺位,失语、失言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很长时间以来,几乎很难听到文艺批评的声音,有些“文艺评论”成了“文艺炒作”,有些“文艺批评”成了“文艺捧场”。针对这一问题,中宣部在今年上半年专门就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提出了具体部署。中国文联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正式成立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赵实书记在成立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了文艺评论在文化建设中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并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章剑华表示,根据中国文联的部署和赵实书记的要求,江苏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把文艺评论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加强对文艺评论工作的组织和引导力度。在组织建设上,省文联在2002年成立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基础上,不断扩充和凝聚力量,截至目前,已成立了9各市级文艺评论家协会,范围几乎覆盖全省,奠定了文艺评论的组织基础;在激励机制上,我们在2007年设立了江苏省文艺评论奖,与中国文联的文艺评论奖对接。今年,江苏省委宣传部联合省文联、省作协,整合原来两家的评奖,设立了“江苏省紫金文艺评论奖”,成为江苏文艺评论的最高奖。今年,我们还举行了江苏省优秀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的评选表彰,作为加强中青年评论人才发掘和培养的重要举措。在阵地建设上,坚持编辑出版《江苏文艺研究与评论》,依托《江苏文化艺术周讯》和江苏文艺网等平台和载体,强化与电视台、电台、报刊和网站等媒体的合作,积极引导文艺创作,倡导理性、健康的文艺批评风气。在评论导向上,我们明确提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的文艺家,不能仅仅“为人民币而创作”,更要“为人民而创作”;不能仅仅“为展厅而创作”,更要“为客厅而创作”;不能仅仅“为评奖而创作”,更要“为百姓而创作”。这次会议与论坛放在我省苏州召开,是对我省文艺事业文艺评论工作的有力推动。

在颁奖典礼上,获得特等奖的刘厚生、资华筠、饶曙光发表了感言。

由中国文联主办的文艺评论奖设立于2000年,每两年评选一次,涵盖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书法、曲艺、舞蹈、民间文艺、摄影、杂技、电视共12个文艺门类,旨在按照中央关于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精神,评选优秀文艺理论评论著作与文章,表彰优秀文艺评论工作者,推进全国文艺评论的创新和繁荣,促进文艺事业健康发展。当日举行的第七届当代中国文艺论坛上,仲呈祥、资华筠、尹鸿、陈振濂、吴为山、范伯群、蒋述卓、刘永泽、王伟林等9位专家,以“新形势下文艺评论的责任与作为”为主题作了主旨演讲。王一川、侯光明、陈逸恒、唐凌、田科武、饶曙光、陈晓云、贾杲、周铁东、蔡少华等嘉宾分别参加了以“文艺的评价标准”和“文艺与市场”为主题的两场圆桌论坛,进行了充分交流和研讨。大家表示,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科学分析当前文艺评论工作面临的时代任务,深入研讨关系文艺评论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努力构建科学的文艺评价体系,更好地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江苏文艺网记者)

 

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颁奖典礼。

 

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特等奖颁奖典礼。

 

  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颁奖典礼暨第七届当代中国文艺论坛会场。

 


上一篇:第六届江苏戏剧奖红梅奖大赛落幕
下一篇:中国·江苏农民画优秀作品展在宁开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