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洪廷善(来自韩国)、佘江涛、何建明、李朝润、范小青
新闻发布会现场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代表(左—)接受《雨花》和《扬子江诗刊》赠刊
江苏作家网讯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江苏省作协承办的”拒绝遗忘”——首次国家公祭文学行动新闻发布会12月5日在南京钟山宾馆励志社旧址举行,同时举行《南京大屠杀全纪实》、《雨花》、《扬子江诗刊》公祭特刊首发式。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建明,江苏省委宣传部部务委员李朝润,凤凰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佘江涛,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范小青,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朔,副巡视员、创研室主任汪政等出席首发式。参加活动的还有韩国著名学者诗人洪廷善、金光圭、金炯荣、郑玄宗,我国著名文史专家经盛鸿、作家徐志耕,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代表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媒体记者等。新闻发布会由范小青主持。
李朝润在讲话中说,我们以文学的名义相聚,为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悲歌;以文学的名义祭奠,追忆三十万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乃至更多在战争中遇难的同胞,为他们祈祷、为他们安魂;以文学的名义沉思,拷问国人的灵魂,感悟落后必将挨打,图强才能兴国的道理,不仅要在苦难中兴邦,更要在忧患中自强;以文学的名义呼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勿忘国耻,愿所有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和平的阳光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让正义的旗帜永远高高飘扬。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国内尚无一部从中国人的视角去全面完整地反映这一事件始末的优秀力作。这部作品将从报告文学角度填补这一空白,也是做为对首次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献礼。该书为江苏省作家协会重点扶持项目,已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重点选题”。
作为《南京大屠杀全纪实》的作者,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在发言中讲述了这本60万字巨作从采访、准备到创作的过程。他说,“我的内心非常清晰:只要没有人把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写好,我就必须去写。”何建明说,他更多地是关注它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还有对事件本身的分析性。既写了被害者的亲述史,也写了从日军口中及“第三者”的眼里、嘴里说出的及经历的“南京大屠杀”。
由《雨花》和《扬子江诗刊》分别推出的公祭特刊同时首发。
《雨花》特刊采用了多种艺术形式,涵盖文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美术等诸多领域,前所未有地多维度、全方位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专刊主要采取纪实、诗歌、散文等文学表现方式,通过深入走访,调查研究,专家审读等形式完成制作。史学专家经盛鸿教授在发言中介绍了《雨花》特刊的编辑情况。
《中韩诗人特刊》诗图结合,全书共240页。图片为表现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历史资料。诗歌分别邀请舒婷、吉狄马加等14名中国著名诗人和黄东奎等15名韩国著名诗人,共同抒写纪念中韩两国同为二战受害国的苦难历史,表达两国人民热爱和平的共同美好情感的诗作;诗歌邀请韩学家、汉学家互相翻译为两国文字,《中韩诗人特刊》以中韩双语呈现。韩国著名学者洪廷善专门为特刊撰写后记《为不流逝的时光而奏响的安魂曲》。
首发式上,中韩诗人分别朗诵了特刊里的诗作。凤凰出版传媒有限公司、《雨花》编辑部和《扬子江诗刊》编辑部分别向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赠送书刊。(图文/周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