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就奖颁奖仪式。 本站记者 穆秭 摄影
表演奖颁奖仪式
节目奖颁奖仪式
理论奖颁奖仪式
音乐奖颁奖仪式
文学奖颁奖仪式
新人奖颁奖仪式
荣获终身成就奖的徐州市曲协刘立武老先生即兴表演山东快书《武松》选段,赢得满堂彩。
江苏文艺网讯 9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这花好月圆的日子里,江苏迎来了又一次的曲艺盛会。9月24日晚,第四届江苏曲艺“芦花奖”颁奖晚会在徐州隆重举行。54位获奖者分别荣获江苏曲艺“芦花奖”表演奖、新人奖、节目奖、音乐奖、文学奖、理论奖、终身成就奖等七大奖项。
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昆评室名誉主任陆军,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驻徐州某集团军副政委凌希,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慧芬,中国曲协副主席姜昆,中国曲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刁惠香,江苏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叶飚荣,中国曲协副主席、江苏省曲协主席盛小云,徐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彤,徐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段雄等出席颁奖晚会并为获奖者颁奖。
王慧芬在颁奖晚会上致辞,她说,曲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江苏是中国曲艺发祥的沃土,是南北曲艺荟萃交融的重镇。江苏曲艺“芦花奖”是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批准,江苏省文联和江苏省曲协共同主办的江苏省曲艺界的最高奖项。自中国曲艺“牡丹奖”长期落户江苏以来,对江苏的曲艺创作和人才培养工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牡丹奖”的前六届评选中,江苏均获得各类奖项全国第一的殊荣。这一骄人成绩的获得,可以说是与江苏近10年来精心创立和评选“芦花奖”有着直接的关系。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任务,这为曲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她希望全省曲艺界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努力推出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曲艺精品,推出一批德艺双馨的曲艺拔尖人才,共同开创曲艺事业的新辉煌。
今年的江苏曲艺“芦花奖”评选及颁奖活动与往届相比,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超过往届。参赛作品更加充满时代的气息,更能体现南秀北雄的传统;苏州评弹、扬州评话、徐州琴书,以及相声等曲种,都力求在曲艺作品体现出创新,名家新秀,群星璀璨,精彩节目,美不胜收。
江苏省曲协副主席、秘书长芦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曲艺之所以流传至今,魅力无穷。最重要的是,承上启下一代代传人的努力。江苏省曲艺界在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的领导下,在打造江苏特色品牌项目的同时,积极创建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激励机制,相继举办了一系列青年人才业务培训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曲艺人才评选活动,使大量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江苏曲艺界在建设江苏文化强省,促进文化艺术事业大繁荣大发展中,作出了应有贡献。
在颁奖晚会上,来自国内著名的曲艺表演艺术家姜昆、戴志诚、大兵、韩兰成、杨鲁平、黄霞芬、陈峰宁以及江苏曲艺界各路名家和获奖演员等,给观众带来了难忘的欢乐和精神上的享受。(本站通讯员 管若松 本站记者 穆秭)
点击浏览:
第四届江苏曲艺“芦花奖”颁奖晚会集锦
琴书.锣鼓《喜迎芦花到我家》 演出:徐州兰成艺校
苏州弹词开篇《永远的江南》 演唱:黄霞芬
相声《锦绣彭城》 表演:韩兰成 王 勇
扬州清曲表演唱《虞美人·听雨》 领唱:赵松艳
小品《赛诸葛》 表演:大 兵 黄 荣 史雅欣
徐州琴书《刘邦还乡》 主演:魏云彩 蒋立侠
脱口秀《伟人的风采》 表演:陈峰宁
手影《逗趣》 表演:焦建东 石磊
相声《欢歌笑语》 表演:姜 昆 戴志诚 本站记者 穆秭 摄